川美造就的时代印刻/何多苓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有一个群体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就是四川画派。四川画派的诞生使川美迎来了“黄金时代”。在川美黄金时代的发展中有一位艺术家一直用自己扎实的画功,绘画出自己内心的声音,在他的画面中反映着那个时期所发生的故事,他就是诗人画家何多苓。


Sichuan painting school is a community which is occupying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he birth of the Sichuan painting school has created a “golden age” for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golden age Sichuan artists have been painting work with their solid, drawing out their inner voice, in his screen reflects what happened in that period of the story, he is a poet and painter He Duoling.


丨诗人画家何多苓丨

 

何多苓,1948年5月生于成都,是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也是南方学院派最为优秀的画家之一。1973年何多苓毕业于成都师范学院美术班,1977年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学习,1979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研究班,1982年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油画创作,现居成都。

何多苓2副本.jpg

上世纪80年代初即以《春风已经苏醒》、《青春》、连环画《雪雁》等作品轰动一时。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铜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摩纳哥政府奖等。1992年,其作品《今夕何夕》颠覆其一贯恪守的焦点透视法则,首次使用双重空间的处理手法,作品风格更为趋近中国古典绘画风格。

雪雁1.jpg

雪雁2.jpg

雪雁3.jpg

▲ 连环画《雪雁》

 

何多苓出身学院,造型功力坚实而全面,人物、景象在他的笔下显得很有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形式语言上所达到的单纯感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有相通之处。就画面整体的单纯感而言,它表现出一种较为超越的精神境界和艺术理想。他在单纯中求细致和复杂的手法,正如他自己所说:“对外轮廓的限制很严,轮廓里的东西画得很充实、微妙。”也是得之于中国传统艺术之启发。从《婴儿》系列到《家族》系列,多年来何多苓的当代艺术创作从未停滞过。他的画风20年来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变化。每个时期的变化有着不同的主题与绘画性的探讨,惟一不变的是属于神秘忧郁的当代气质。

婴儿.jpg

▲《婴儿系列》

 

何多苓画作中的神秘幽思与他喜欢现代诗歌不无关系。波德莱尔、兰波、叶芝、艾略特等的诗歌中充满不可捉摸、无法言说、欲言又止的因素,那种远离又似乎贴近现实、若即若离、若有若无的神秘让他心驰神往。因此他在自己的绘画中也追求那种隐于表象背后的东西,画面充满含混性、不确定性和隐秘性。

何多苓忧伤的诗歌.jpg

▲ 何多苓曾出版的《忧伤的诗歌》

 

在90年代中期,何多苓的绘画呈现出从唯美和理想性的女性形象向世俗化的真实转变,但他要达到的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写实主义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象的形象在画面上转向“诗意”气质的呈现。他关心的是形象的诗意特质,不是一个民族的伤痕情状。他总是给绘画对象,尤其是女性,蒙上一层唯美、优雅、感伤。对于画画,何多苓始终保持独立性。对于他来说,他是很喜欢绘画本身,享受画画的这个过程。绘画的时候他喜欢用笔去触摸画布的那种独特的感觉,所以何多苓从不请助手,更不曾交由别人代笔,他要亲手接触画布、亲手调配颜料,感到这过程。

 

学院派诗人画家何多苓,在川美的培养下,练就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从大学到研究生,何多苓与川美一直联系在一起,他是川美的骄傲,而川美也是何多苓绘画生涯中最重要的存在。


丨何多苓与川美丨

 

早前何多苓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川美教学模式的肯定。何多苓说川美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一种传统的强大力量在上面压制,中央美院说得不客气一点,很多老先生都是德高望重的,这种传统不管对年轻的教师和学生都构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中国美院可能也是这样。传统深厚是一个好事,同时带来一个负面的东西,让新生能力不能出头。四川美院不是这样,四川美院在教师队伍里没有那么大排号的人物,我记得我们的老师除了个别岁数比较大的,都是中年人甚至有一些青年。所以跟我们几乎是打成一片的,而且从院长开始对我们的创作什么都从来没有任何压制,一直到现在我觉得四川美院的传统很好。并且我认为这也是四川美院可以培养出很多优秀绘画人才的原因之一。

何多苓1.jpg

在谈到对于现在艺术家都喜欢去北京时,何多苓说:“四川画派在北京占据着画家群里的半壁江山,像重要人物张晓刚不仅毕业于四川美院同时还是四川人。四川这个地方相对北京要闭塞,导致外来信息不是很多,画家也都能静下心来画画。四川画家有一个传承关系,比方说从我们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年轻人中间是没有对立的东西,大家都是互相帮助,而且年轻人也承认老一辈对他们起的作用,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北京竞争那么激烈,更像是一个名利场,而四川则更适合画家用比较平和的心态去创作。等画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去北京发展,毕竟成都不是一个卖画发展的好地方。”

 

何多苓对川美有着深刻的情谊,川美也对何多苓的整个绘画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四川美院在中国八大美院之一。学院自1940年建校以来,以完善、独特的美术教育体系,活跃的学术氛围,卓越的艺术成就,驰誉国内外,成为“长江上游的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为艺术界输送了一批有一批的人才。

60a44cca7bc317c0f10905.jpg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四川美院在‘伤痕’和‘乡土’两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影响中国画坛的艺术家,由于这批艺术家在艺术风格和作品的精神内涵表现上有着某种相似性,故被理论界将他们统称为“四川画派”。四川画派在中国艺术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何多苓便是四川画派的代表之一。除了何多苓,张晓刚、周春芽、罗中立高小华、程丛林、等都是从四川美院走出来的四川画派艺术家。

 

著名艺术评论家陈丹青在提起四川画派时也是不住的赞美。他说:“四川画派是众画家中少有的一群,主要是性格所致,豪爽,另类,他们不管别人,老子自己玩自己的,只要玩得高兴”。

涂鸦街.jpg

▲ 川美涂鸦街

 

正是这样的学院氛围造就了“四川画派”,造就了何多苓。如今四川画派已是推动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四川美院对这批艺术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丨绘画风格与市场价值的转变丨

 

何多苓是“文革”后成长起来的年轻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在那个时代全国的学生都要下乡,何多苓也不例外,他被分到四川西南部的大山里面,在下乡的生活中何多苓对自然有了更多体验。所以在何多苓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多以下乡为题材创作的。在绘画技法上来说,当时学生练习的是从苏联来的一种二手的油画技法,但何多苓一直在这种技法中寻找自己独特的语言。后来看到了美国画家怀斯的画,觉得非常震撼,于是便开始采用这种非常细密的画法。何多苓的处女座《春风已经苏醒》就是采用了这样的画法完成的,当时这幅画是为了毕业创作的。但是结果是这幅画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认为这种画法太不像油画了,觉得油画没有这样画的,没给打分。不过后来这幅作品因被《美术》杂志发表,走进了大众的视线,也成为了何多苓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春风已经苏醒.jpg

▲《春风已经苏醒》

 

后来何多苓曾说,当时那个年代看怀斯的作品都是印刷品,非常粗糙,多年之后再看到怀斯的真迹时发现,自己早期的画也和怀斯的并不一样。怀斯的画法实际上是那种淡彩画,不是油画,但他的画有中国画特有的“意境”。何多苓非常喜欢,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所以他早期的画作采取了他想象中的怀斯画法进行绘画。

 

何多苓大学毕业之后,开始脱离怀斯的绘画风格,寻找属于自己新的风格。1984年创作的《青春》是何多苓新风格的标志,作品的风格从原来人文主义的、能够为读者普遍认可和理解、能够引起人们普遍同情的主题,备一种更为内在、隐晦和冷漠的主题所取代。在绘画题材上还是取材于知青题材。再后来何多苓去美国探索参观西方的当代艺术之后,绘画风格迅速从写实变为写意。先是《狼》和《蓝岛》,接着,又引申出《小翟》、《乌鸦是美丽的》、《亡童》、《走向树》等简洁寓意深刻的作品。此阶段大都以处理“新边疆风格”的题材为主。

乌鸦是美丽的.jpg

▲《乌鸦是美丽的》

 

再后来何多苓对自己的每幅作品都力求尽可能纵深的表现力与完美,单幅作品间距较大,这源于俄罗斯美术传统教学的影响,而这又势必要求画家,该不断有所中断,才能保持题材的新鲜,同时,也要求风格之建立必依赖高超的技艺。另外,何多苓绘画整体风格中,唯美阴柔抒情的特征,除来源于生活与气质,也来源于一种精神文本——那就是俄罗斯绘画的传统,这点使他区别于许多人。

俄罗斯森林-深秋·诺夫哥诺德.jpg

▲《俄罗斯森林-深秋·诺夫哥诺德》

 

目前,何多苓的创作再次回归到传统的架上绘画,在更为苛刻的限定中,一层一层地落下阴柔的色彩视线,是东方的,也是南方的。何多苓现在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灰色的调子,他的画面呈现出忧郁,悲情的氛围。这一切都与何多苓自身有着极大的关系,何多苓热爱俄罗斯文化,喜欢读俄罗斯的诗篇,喜欢俄罗斯的民歌。何多苓曾经说过,如果不做画家,那么他会做一个诗人。这一切的喜欢何多苓都用自己的笔画在自己的画里,而对于画面里的灰色调,何多苓亲切的称它为成都灰。

 

纵观何多苓绘画生涯,何多苓的作品主要以人物为主,作品风格多变。对比早期的绘画风格和如今的绘画风格,何多苓从最开始想象着达斯的画法去绘画,到后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成为了“伤痕艺术”;从早期的知青生活题材到后来的新边疆风格题材;从早期写实派到后来写意派。何多苓的绘画风格一直在变化,而在这背后也可以看出学院出身的何多苓有着超高的绘画技术,所以才能在不同的风格中转变的游刃有余。

青春.jpg

▲《青春》,中国美术馆收藏

 

何多苓的作品总体来看在拍卖市场的价格并不是很高,其高价作品包括了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时代。何多苓的艺术创作在2007年前多以系列作品为主,2007年后多以单幅作品为主。下图为《艺术市场通讯》整理的何多苓作品成交价格TOP10:

拍卖成交TOP10副本.jpg

从成交记录来看,成交的10件油画作品中全部过百万。其中1984年何多苓和艾轩共同创作的《第三代人》拍出了2875万元的高价,刷新了何多苓和艾轩作品的市场价格纪录,比2006年秋拍的价格330万元,涨了771.21%。《第三代人》是何多苓与艾轩共同创作的,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他们在四川美院时的同学,具有很强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在前十名的成交作品中,8件作品为何多苓的早期作品,说明在拍卖市场中,大家对于何多苓的早期作品是非常认可的。

第三代人.jpg

▲《第三代人》

 

丨川美的黄金时代丨

 

在学院派别中,要论一个群体的辉煌,川美的油画绝对首当其冲。除了何多岺之外,川美还培养了不少的学院派艺术家。要探寻川美油画班的神话源头,必得追溯至1977年的恢复高考。这一年央美没有招生,于是川美的招生吸引了云贵川等全国各地的近三万人报名,其中6000人获准参加高考,最后绘画系油画班录取了20人:16男4女,年龄从16岁到30岁。他们或有备而来,磨砺已久,或天分惊人,出手不凡。罗中立与何多苓是班上年龄最大的,罗中立考入川美前出版过连环画,他的两位同学小时候就是他的读者,而少年杨千曾经是何多苓的徒弟,现在是他的同窗。“高小华、程丛林画出武斗场面时,只有二十二三岁,不过本科一二年级;罗中立画出《父亲》,何多苓画出《春风又苏醒》时,不过三十上下,本科三年级;周春芽、秦明、晓刚的成名作,是在二十一二岁;杨谦入学时,年仅十九岁”。

 

四川美术学院77级油画班堪称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名为77级、实则1978年3月份才入校,只与后来的78级相差半年。川美77级油画班共20人,人数偏多、年龄偏大,从17岁至30岁不等。“老年人”有罗中立、何多苓等,“中年人”有高小华、程丛林、张晓刚等,“年轻人”有:杨谦、陈安键、雷虹等。据说,张晓刚“自诩”为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所在的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明星班,班上有着太多优秀的人才。大学四年里,我差不多都在学习和创作的压力中度过。”张晓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进校第一天去何多苓、程丛林他们宿舍看他们的作品,当时吓坏了,就给叶永青写了封信,我说不好了不好了,我们班同学画得太好了,完全就像你看到的俄罗斯那样的素描水平。”

川美77届毕业照.jpg

▲ 川美77级毕业照


在今年的6月,“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距上一次四川美院进京展已经时隔33年,作为四川美院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群展,本次展览集结了川美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老一辈教育家和新生代艺术家,共计200多位艺术家、300余件作品,分为时代强音、现实关切、意象生成、传统再造、语言之思、图像叙事、实验之维和历史回望八个板块,占领了中国美术馆1—9号展厅;系统性地呈现四川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教育家到新生代艺术家的开拓精神与丰硕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与艺术史语境下的创作谱系。

5320D1A1-8FB6-40D4-9FD4-4DA3117EF386.png

▲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现场

 

此次展览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美院的艺术家们关注现实,把握历史与时代的发展潮流,强调人文关怀,用作品去言说、表现时代所凝聚的文化精神。在四川美院的创作谱系中,现实主义有深厚的积淀与完整的发展脉络,既有关注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作品。

 

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不是庞大的体量和丰富的内容,而是以超高质量的参展作品吸引眼球,如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高小华的《为什么》、程丛林《1968年某月某日雪》、王亥《春》、王川《再见吧小路》…………

A357F443-0E9F-4654-A593-B0C1A0769134.png

▲ 高小华《为什么》


回顾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发展,四川美术学院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是不可置疑的。从乡土、伤痕美术的罗中立、何多苓、程丛林、高小华一路走来,到以庞茂琨为代表的对审美现代性和语言提取的转向,再到90年代初期的“新伤痕”乃至当下的年轻一代,四川美术学院一直以它的人文关怀和对现实的关注占据着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地位。川美的血统在今天,其形成原因并不是偶然,当如今再去梳理历史,原因似乎也越来越清晰。历史、地缘等多种混杂因素才最终造就了如今的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血统,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太多被喧嚣所掩盖的历史细节。


结语

对比何多苓在拍卖场上的成绩,何多苓是被低估的。学院派出身的何多苓拥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在思想上又勇于开拓创新。相信随着时间的前进,社会文化和群众认识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人认可何多苓,认可学院派培养绘画功底的必要性。